《〈道德经〉今译》 第二十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
第二十章
◆杨东志  译注
 
原  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作者近照
译  文:
恭维与呵斥,相差多少?赞美与厌恶,区别在何处?别人惧怕的,不能不惧怕。
荒野啊,广漠无际!众人熙熙攘攘,像是在享受盛大的宴席,像是登上高台眺望春天的美景。
唯独我浑然无觉,好像不开化的样子;混混沌沌,像初生婴儿还不会嘻笑的时候;疲惫沮丧,像是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众人都自得自满,流溢而出,唯独我好像遗失了什么。我真是愚笨人的心肠啊!
世俗的人个个明明白白,唯独我一个迷迷瞪瞪。世俗的人个个斤斤计较,唯独我一个模糊不清。
大水荡荡,渺如烟海,高风习习,行无其踪。众人都有一套本事,唯独我又没用又顽固。
我与众不同,把吃喝看成母亲一样高于一切!

 

相关阅读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六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六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六章 ◆杨东志 译注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作者近照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四十章◆杨东志 译注 原 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作者近照 译 文: 相反,是道的运动之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之所在。 天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九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九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九章◆杨东志原 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 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八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八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八章◆杨东志  原 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五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五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五章 ◆杨东志 译注 原 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作者近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四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四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四章◆杨东志 译注 原 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