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今译》第二十二章

《〈道德经〉今译》
二十二章

杨东志  译注
原  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作者近照
 
译  文:
委屈可得成全;冤枉可得伸直;低洼的可得充满,将残的可得新生,缺乏的可以获得,富有则会迷惑。
所以,圣人与道合一,做天下人认识上天的模式。
不自恃己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分明。不炫耀自己,所以可成大功。不自高自大,所以可为天下王。
正因为不争不夺,天下没有能与之争夺的。
古人说“受屈辱必得成全”的话,不是空穴来风啊?那委曲求全者,天下便会归属他。

 

相关阅读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六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六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六章 ◆杨东志 译注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作者近照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四十章◆杨东志 译注 原 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作者近照 译 文: 相反,是道的运动之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之所在。 天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九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九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九章◆杨东志原 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 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八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八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八章◆杨东志  原 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五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五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五章 ◆杨东志 译注 原 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作者近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四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四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四章◆杨东志 译注 原 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