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今译》 第二十五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
第二十五章
◆杨东志  译注

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可以为天地母。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作者近照
 
译  文:
早在产生天地之前,就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存在着。
寂静啊,空虚啊!独立自在,永不改变。周转运行,不知疲倦。
可以说它是天地万物的母亲。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姑且称之为“道”,勉强起个名字叫做“大”。
大,便无限飞逝,飞逝而致远,至远而回返。
所以道为大,天为大,地为大,人也为大。宇宙中四个为大的,人是其中之一。
然而,人要以地为法度,地以天为法度,天以道为法度,道以其自身为法度

 

相关阅读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六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六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六章 ◆杨东志 译注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作者近照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四十章◆杨东志 译注 原 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作者近照 译 文: 相反,是道的运动之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之所在。 天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九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九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九章◆杨东志原 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 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八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八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八章◆杨东志  原 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五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五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 第三十五章 ◆杨东志 译注 原 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作者近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四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四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三十四章◆杨东志 译注 原 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