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今译》

《道德经》第二章
杨东志  译注
原  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杨东志近照
译  文:
天下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有与无互生互存,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互为比较,高与下互为方向,声响与回音相互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互伴随。
所以,圣人所做的事情,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圣人实行的教化,是无言的教化。
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施予庇护,而不自恃其能;事业有成,不自居其功。
因为他不自居其功,所以功垂万世。

 

相关阅读

《〈道德经〉今译》 第五十三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五十三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 第五十三章 ◆杨东志 译注原 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

《<道德经>今译》五十三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五十三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五十三章杨东志 译注 原 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道德经〉今译》 第五十二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五十二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 第五十二章◆杨东志 译注原 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道德经〉今译》 第五十一章(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五十一章(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五十一章◆杨东志 译注 原 文: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

《〈道德经〉今译》 第五十章 (图文)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五十章 (图文)

《〈道德经〉今译》第五十章◆杨东志 译注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八章
传统文化

《〈道德经〉今译》 第四十八章

《〈道德经〉今译》第四十九章◆杨东志 译注原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