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译》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个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
       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先后经历了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以及尧、舜、禹等时代,传承绵延,渐次完善,逐步发展。它包括“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儒家、佛家、杂家、纵横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意识形态,涵盖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民谚、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等等。尤其是道家、儒家、佛家思想,以及“三位一体”的合流思想对中国传统影响最为直接而深刻。
       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城市档案》杂志社(网)自即日起,将陆续刊发本社(网)总编辑杨东志先生的《〈道德经〉全译》,以飨读者。
 
《道德经》简介
◆杨东志
       《辞海》曰:“《老子》,书名。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道家的主要经典……注本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等,可谓是注者蜂起,数以万计。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中,有《老子》的抄写本。”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又发现了《老子》的竹简本。
       《道德经》全书大约五千字,共分为上、下两卷,八十一章;《道》篇在前,《德》篇在后。它的版本很多,译注者更是蜂起云涌,数以万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当今世界上版本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书籍,就连在西方国家最为流行的《圣经》也无以伦比。
       《道德经》用“道”去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认为“道”是“夫莫之命(令)而常自然”的,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可以解释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有着“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意义。
       《道德经》饱含朴素的辩证法,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并意识到对立面的转化,提出了“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即“有无相生”,并强调“无”是更基本的。所以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还抨击当时的统治者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倡导“绝圣弃智”,“无为而治”。在物质生活上,他强调“知足”与“寡欲”。
       《道德经》简短精悍,内容丰富,可谓涵天覆地。它不仅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哲学,还囊括、历史、美学、文学、宇宙学等多种学科,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大百科全书”。一部《道德经》,不但使老子成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而且还被评定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其学术的应用更为广泛:英、美、法、德等国家的不少政治家将其运用于行政管理,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许多企业家则把它应用于经营管理。所以,就连世界伟大的哲学家尼采,也不得不由衷的赞叹:“《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甚至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又说:“不读《道德经》,就等于不懂中国文化。”
 
杨东志简介
     杨东志,笔名谷鸣,老子故里——河南鹿邑人。著名作家、诗人、书画艺术评论家、“老学”专家。现任中国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世界实业家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执行)、世界华商联合会书画委员会副理事长、《城市档案》杂志社(网)总编辑,系人民文艺家协会、中国诗书画印研究院、澳门书画联谊会、新加坡中国文化研究会顾问,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及新加波、菲律宾、台湾等国家与地区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文学等作品一千余篇(首);发表书画艺术评论文章600余篇;著有长篇小说《坎坷人生》、中篇小说集《黄土地的颤音、短篇小说集《乡雨村风》、诗集《绿色的希冀》以及《道行天下》、《唐玄宗御批<道德经>今译》、《宋徽宗御批<道德经>今译》、《明太祖御批<道德经>今译》、《清世祖御批<道德经>今译》、《老子大传》、《陈抟大传》等26本书。作品曾获“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艺功勋奖”、河南省人民政府首届文学艺术一等奖、河南省民间文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首届“橄榄杯”诗歌奖、《芳草》月刊“芳草杯”小说奖、河南省“莲花杯”杂文一等奖等百余次;作品被英国皇家图书馆、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诗人传集》等权威辞书。
    同时,还先后受聘为广东深圳东汉文化发展投资公司、江苏项王文化公司、上海荣燕斋书画院、北京墨石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山东昌艺阁艺术馆等20余家文化公司和河南李耳集团公司、安徽东汉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盛世国华酒业集团公司、安徽亳州集慧明道广告策划有限公司等实体企业高级顾问。
 

相关阅读

《〈道德经〉全译》
传统文化

《〈道德经〉全译》

编 者 按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个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